心經



心經也是一本自己很喜歡的書,好像好簡單易明但事實上一點也不容易!
原文前部: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意:
觀自在菩薩有兩種解法,可以是指觀世音菩薩又可以指是能觀察真理獲得自在的解脫者,觀看到宇宙人全的真理進而洞見人生的意義。自即自在自由擺脫了各種繫縛,「菩薩」,梵文是「菩提薩埵」;「菩提」是覺悟的意思,「薩埵」譯作「有情」,是指這世界的具備有情本質的眾生,於此修行照見五縕皆空,度一切若厄,即是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修行深切的智慧圓滿,解脫自在的時刻。觀照「色、受、想、行、識」五種身心最徵細的變化,都是空幻不實的。(「色」指是一切外物質的現象。內在方面,「受」是內心升起的一種領略作用。「想」是內心與外在環境接觸時的一種認識作用。「行」,是內心的心理活動,發動了「身、語、意」所產生的行為。「識」是全然的心理活動,包括最細微的部份。超越一切苦厄煩惱的影響。
舍利子是佛陀最聰明的弟子,之後的很多人都懂得不作解釋了。

好像好簡單但我們凡夫俗子怎樣才可以度一切苦厄,我有一個朋友對於一件事情很難放開,看了很多不同的心理醫生也無法治愈!每經過一段時間便會病發,自己雖然知道但總是無法自拔!「一念天堂一念地獄」,要怎樣才可以念念天堂!?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食在清山灣

詠鳥詩二首

絕妙粵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