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五經
說實話自己真的不知四書五經所指的是那幾部書籍,知道電視會提及現在的小朋友教育提倡學習一些古籍便看一看,大人一看到某某便告訴我某某是那一種人和某某偽善的一面。大人知道某某是因為大人和其團體也接觸過某某。 如果我是一個普羅大眾看到傳媒的報道我可能會覺得某某很偉大!
而另一個體會是一些父母為了實現自己的一些信念和規絛而鼓勵小朋友學這些古籍,令小孩子有一個因學習而產生的優越感,我記得記者問小朋友你明白嗎,小朋友馬上回答明,道德經教我哋仁愛........,我心中不禁想是嗎?道德經真的這樣簡單嗎?
道德經第一章眾妙之門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的明白嗎?還有論語為政第二,二-四〈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慾,不踰矩。」〉、雍也第六,六-十九〈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語上也。」〉、述而第七,七-十六〈子曰:「加我數年,五+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這些道理是一個十歲以下的小兒可以明白嗎?
我絕對讚成小朋友學古籍,小時候的理解是生澀的,長大又有另一種體會!我只是對電視上父母有所疑惑!
而另一個體會是一些父母為了實現自己的一些信念和規絛而鼓勵小朋友學這些古籍,令小孩子有一個因學習而產生的優越感,我記得記者問小朋友你明白嗎,小朋友馬上回答明,道德經教我哋仁愛........,我心中不禁想是嗎?道德經真的這樣簡單嗎?
道德經第一章眾妙之門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的明白嗎?還有論語為政第二,二-四〈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慾,不踰矩。」〉、雍也第六,六-十九〈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語上也。」〉、述而第七,七-十六〈子曰:「加我數年,五+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這些道理是一個十歲以下的小兒可以明白嗎?
我絕對讚成小朋友學古籍,小時候的理解是生澀的,長大又有另一種體會!我只是對電視上父母有所疑惑!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