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貝殼
『美就在我們的身邊』
追求美好的目標
最現實的是從身邊的事做起
在海邊,有一個撿貝殼的小男孩兒
每撿一只,他都認為不是最好看的,便隨手扔掉了
黄昏來臨,其他孩子都撿了滿滿一籃子美麗的貝殼
而他却愁眉不展,籃子裡空空的
在生活中
有許多人就像那小男孩兒
為追逐自己認為最美好的
結果到頭來竟一無所獲
人們往往傾心於追逐和求索
忙忙活活,一路的好風光卻未能欣賞
屠格涅夫說,人生的最美
就是一邊走,一邊撿散落在路邊的花朵
那麼一生將美麗而芬芳
有的人,給自己定的目標往往太高
雖竭力打拼卻終無所獲
也許他並不知道
他選擇的本來就是無法企及的痴心妄想
就說夸父逐日(註)吧
當我給兒子講這個故事時
他竟十會機警地反問道
他真蠢,難道他不知道太陽的表面溫度有多高嗎
兒子的話令我深思
夸父即便算是追求光明的強者
但他的確犯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
那就是放棄了身邊的光明
現實的美好的是永遠的
而揣測的美麗往往只是幻想
總有人盲目地走過了一段年輕的歲月後
才恍然大悟,原來追求的那種最美,只是浪漫的夢幻
請記住,人生的每一天,每一個足跡,都是值得留戀的,不要輕易丟失你的所獲,在人生的旅途中
只要是一枚值得珍藏的貝殼
即使很小很小,也要把它放進人生的口袋
因為每一枚貝殼都有它的價值
後記:從前老鬼也拾不到半個貝殼!好像父親的嚴厲;母親的溫柔;兄弟姐妹間的緣份;朋友的真摯;大地的教導;長輩的叮嚀.......,可幸的是慢慢地習得一點點的智。
註:夸父追日
在北方一座叫做"成都載天"的大山上,有一個巨人名夸父。他的耳朵上掛著兩條黃蛇,手裏握著兩條黃蛇,魯莽而神勇,他是大神"后土"之子"信"所生的兒子。
有一天,夸父忽發奇想,要去追趕太陽,和太陽賽跑,甚至把太陽逮住。說幹就幹,他邁開長腿,朝著正向西方傾斜的太陽奔去,一瞬間就越野跑出一千里,一直把太陽追到禺穀。當夸父逼近太陽的時候,突然感到口渴極了,就趕忙跑到黃河、渭河去喝水。兩條河都喝乾了,口渴還是止不住,他又向北方跑去,想要喝大澤裏的水。大澤又叫"瀚海",十分寬廣,水倒是夠他喝的,可是他還沒跑到目的地,在半路上就渴死了。在他手裏的拐杖落下的地方,長出了一片青翠茂密的桃樹林,這延綿千里的桃樹林為後來的人們提供了清涼隱蔽之所。
追求美好的目標
最現實的是從身邊的事做起
在海邊,有一個撿貝殼的小男孩兒
每撿一只,他都認為不是最好看的,便隨手扔掉了
黄昏來臨,其他孩子都撿了滿滿一籃子美麗的貝殼
而他却愁眉不展,籃子裡空空的
在生活中
有許多人就像那小男孩兒
為追逐自己認為最美好的
結果到頭來竟一無所獲
人們往往傾心於追逐和求索
忙忙活活,一路的好風光卻未能欣賞
屠格涅夫說,人生的最美
就是一邊走,一邊撿散落在路邊的花朵
那麼一生將美麗而芬芳
有的人,給自己定的目標往往太高
雖竭力打拼卻終無所獲
也許他並不知道
他選擇的本來就是無法企及的痴心妄想
就說夸父逐日(註)吧
當我給兒子講這個故事時
他竟十會機警地反問道
他真蠢,難道他不知道太陽的表面溫度有多高嗎
兒子的話令我深思
夸父即便算是追求光明的強者
但他的確犯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
那就是放棄了身邊的光明
現實的美好的是永遠的
而揣測的美麗往往只是幻想
總有人盲目地走過了一段年輕的歲月後
才恍然大悟,原來追求的那種最美,只是浪漫的夢幻
請記住,人生的每一天,每一個足跡,都是值得留戀的,不要輕易丟失你的所獲,在人生的旅途中
只要是一枚值得珍藏的貝殼
即使很小很小,也要把它放進人生的口袋
因為每一枚貝殼都有它的價值
後記:從前老鬼也拾不到半個貝殼!好像父親的嚴厲;母親的溫柔;兄弟姐妹間的緣份;朋友的真摯;大地的教導;長輩的叮嚀.......,可幸的是慢慢地習得一點點的智。
註:夸父追日
在北方一座叫做"成都載天"的大山上,有一個巨人名夸父。他的耳朵上掛著兩條黃蛇,手裏握著兩條黃蛇,魯莽而神勇,他是大神"后土"之子"信"所生的兒子。
有一天,夸父忽發奇想,要去追趕太陽,和太陽賽跑,甚至把太陽逮住。說幹就幹,他邁開長腿,朝著正向西方傾斜的太陽奔去,一瞬間就越野跑出一千里,一直把太陽追到禺穀。當夸父逼近太陽的時候,突然感到口渴極了,就趕忙跑到黃河、渭河去喝水。兩條河都喝乾了,口渴還是止不住,他又向北方跑去,想要喝大澤裏的水。大澤又叫"瀚海",十分寬廣,水倒是夠他喝的,可是他還沒跑到目的地,在半路上就渴死了。在他手裏的拐杖落下的地方,長出了一片青翠茂密的桃樹林,這延綿千里的桃樹林為後來的人們提供了清涼隱蔽之所。
夸父追日的神話是我國最早的著名神話之一。神話裏所表現的不僅是
表面上的『與日逐走』,還包含著一種象徵的意義。
神話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對光明和真理的尋求,或者說,是與大自然競勝、征服大自然的那種雄心壯志。夸父所代表的,是人民的精神力量,而非如記錄這段神話的人所說的『不量力』。夸父臨死,『
棄其杖,化為鄧林』,鄧林就是桃林,那麼巨人夸父雖然犧牲了,但其柱杖化為嘉桃,為後來的光明和真理的尋求者及與大自然競勝者解除了口渴,以完成他未曾達到的志望。神話本身既是振奮昂揚,結末
又是鼓舞人心。
《山海經.大荒北經》
夸父逐日
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
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山海經.海外北經》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