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哀樂的真相
人的情緒
是起伏而多變的。
當所處的環境或所接觸的人符合己意時,
我們的心情也就顯得十分愉悅、暢快。
一旦遇到的人、事,
都和自己的心意背道而馳時,
我們就會覺得憤怒、
不滿或者難過、失望。
究竟我們的喜怒哀樂是如何產生的,
情緒起伏不定的無常現象
又是什麼因素所造成的呢?
所謂情緒,
就是身體感官和外界的事物
接觸到而激發起的種種感覺;
也就是感受。
我們通過眼睛、耳朵、鼻子、舌頭、
身體和大腦來和外界產生聯繫,
接受種種事物的刺激,
從而引發好的感受、
不好的感受和無好無不好的感受。
當眼睛接觸到
色彩或光線時便產生視覺;
耳朵和聲音接觸時產生的是聽覺;
鼻子接觸種種氣息則產生嗅覺;
舌頭接觸味道產生味覺;
身體(皮膚)接觸外界而產生觸覺;
大腦(心)通過感官接受外界的
種種刺激而產生思想、
記憶等心理作用。
感官和外界的接觸
並非一成不變的。
隨著方向、對象和環境的不同,
我們所接受的刺激也有所不同,
產生的感覺也就隨之而轉變了。
這種變易的現象,就是無常。
所以說,人的感受和情緒也是無常的。
當眼睛接觸到
令我們感到「舒服」
或愉快的色彩或光線時,
我們會說:這是美麗的、漂亮的;
當某些色彩或光線
讓我們產生「不好」的感覺時,
我們則會說:這是難看而醜陋的。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耳朵、鼻子、
舌頭和身體與外界的接觸上。
感官不停地給我們的「心」
輸送不同的資料,
因而產生喜歡、討厭和
無所謂等不同的情緒。
我們喜歡美好的感受、
厭惡甚至憎恨不好的感受;
對於不好不壞的感受,
則迷迷糊糊,
不知道是該吸引或該排斥。
當美好的感受消失時,
一種新的感受又產生了—我們會覺得若有所失。
這種「若有所失」
的感受使我們產生了悲傷的情緒。
原先的美好感受被「失去」
這種不好的感受所替代;
而當我們失而復得或者
又接觸到一個新的、美好的事物時,
同樣的程序將循環一次...這就是喜怒哀樂的真相。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的話,
不難發現:
這種「感受的循環」
一直不停地在我們身上發生著,
只是我們沒有注意到罷了!
當一個人的喜怒哀樂循環
變換得太過頻繁時,
我們便說:這個人很「情緒化」。
事實上,我們之中又有
那一個人不是情緒化的呢?
我們都被情緒所支配、控制,
被它牽著鼻子走。
只是有些人情緒的變化
沒有那麼頻繁,
感覺上「好像」是「不情緒化」的。
在生活中,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笑話:
某個年輕男子在路上看到了
一個漂亮的少女,
於是他的眼光被吸引過去了。
他的視線就這樣不由自主地
逗留在少女的身上,不捨得移開。
以致到最後,
整個人掉進路旁的水溝裡。
這似乎只是
一個無聊的笑話,
但真實的情形卻是:
這個笑話幾乎每天
都發生在你我的身上。
當我們接觸到美好的事物
而產生愉悅的感受時,
我們總會對這美好的感受
不停地「追逐」下去,
渴望它能夠一直延續下去。
以致最後掉入了煩惱的溝渠裡。
是起伏而多變的。
當所處的環境或所接觸的人符合己意時,
我們的心情也就顯得十分愉悅、暢快。
一旦遇到的人、事,
都和自己的心意背道而馳時,
我們就會覺得憤怒、
不滿或者難過、失望。
究竟我們的喜怒哀樂是如何產生的,
情緒起伏不定的無常現象
又是什麼因素所造成的呢?
所謂情緒,
就是身體感官和外界的事物
接觸到而激發起的種種感覺;
也就是感受。
我們通過眼睛、耳朵、鼻子、舌頭、
身體和大腦來和外界產生聯繫,
接受種種事物的刺激,
從而引發好的感受、
不好的感受和無好無不好的感受。
當眼睛接觸到
色彩或光線時便產生視覺;
耳朵和聲音接觸時產生的是聽覺;
鼻子接觸種種氣息則產生嗅覺;
舌頭接觸味道產生味覺;
身體(皮膚)接觸外界而產生觸覺;
大腦(心)通過感官接受外界的
種種刺激而產生思想、
記憶等心理作用。
感官和外界的接觸
並非一成不變的。
隨著方向、對象和環境的不同,
我們所接受的刺激也有所不同,
產生的感覺也就隨之而轉變了。
這種變易的現象,就是無常。
所以說,人的感受和情緒也是無常的。
當眼睛接觸到
令我們感到「舒服」
或愉快的色彩或光線時,
我們會說:這是美麗的、漂亮的;
當某些色彩或光線
讓我們產生「不好」的感覺時,
我們則會說:這是難看而醜陋的。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耳朵、鼻子、
舌頭和身體與外界的接觸上。
感官不停地給我們的「心」
輸送不同的資料,
因而產生喜歡、討厭和
無所謂等不同的情緒。
我們喜歡美好的感受、
厭惡甚至憎恨不好的感受;
對於不好不壞的感受,
則迷迷糊糊,
不知道是該吸引或該排斥。
當美好的感受消失時,
一種新的感受又產生了—我們會覺得若有所失。
這種「若有所失」
的感受使我們產生了悲傷的情緒。
原先的美好感受被「失去」
這種不好的感受所替代;
而當我們失而復得或者
又接觸到一個新的、美好的事物時,
同樣的程序將循環一次...這就是喜怒哀樂的真相。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的話,
不難發現:
這種「感受的循環」
一直不停地在我們身上發生著,
只是我們沒有注意到罷了!
當一個人的喜怒哀樂循環
變換得太過頻繁時,
我們便說:這個人很「情緒化」。
事實上,我們之中又有
那一個人不是情緒化的呢?
我們都被情緒所支配、控制,
被它牽著鼻子走。
只是有些人情緒的變化
沒有那麼頻繁,
感覺上「好像」是「不情緒化」的。
在生活中,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笑話:
某個年輕男子在路上看到了
一個漂亮的少女,
於是他的眼光被吸引過去了。
他的視線就這樣不由自主地
逗留在少女的身上,不捨得移開。
以致到最後,
整個人掉進路旁的水溝裡。
這似乎只是
一個無聊的笑話,
但真實的情形卻是:
這個笑話幾乎每天
都發生在你我的身上。
當我們接觸到美好的事物
而產生愉悅的感受時,
我們總會對這美好的感受
不停地「追逐」下去,
渴望它能夠一直延續下去。
以致最後掉入了煩惱的溝渠裡。
留言
張貼留言